2023-06-08 文章來源: 點擊數:[]
為進一步提升新進教師科研論文寫作與發表能力,6月2日下午,由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期刊社聯合主辦的嘉陵講壇(第167期)“守正與創新: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講座在立德樓C517會議室舉辦。講座由四川外國語大學期刊社常務副社長李小青教授主講,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張永暉老師主持,我校50余名教師參加。
李小青教授聚焦學術研究中的“守正”與“創新”,圍繞學術研究的選題、學術寫作的規范和學術論文的發表三部分展開闡述。她認為“創新”不僅體現在學術研究的前沿,同時也體現在復制性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守正”則體現在學術論文寫作的基礎規范上。
首先,在論文選題方面,李小青教授認為一是要找準選題切入點,可基于個人興趣、專長、需要、思考及靈感,或是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選題;二是強調問題意識,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宏大的時代話題和當下的現實問題,答好學術命題;三是要充分利用好國內外的學術資源,從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課題或期刊的專欄信息等入手,切實把握研究動態。她引用“五多”原則:多讀一讀好文獻、多理一理是什么、多問一問為什么、多想一想怎么辦、多記一記一閃念,鼓勵老師們大膽創新。
接著,李教授詳細講述了學術研究的寫作規范:一是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要遵循學術道德及學術慣例,遵守基本的學術引文、學術成果、學術評價以及學術批評規范;二是應遵循格式規范,從標題、摘要、關鍵詞、引言,到正文、結語、注釋和參考文獻,李教授引用大量實例為老師們進行逐條講解;三是應遵從語言規范,她提到,在論文寫作中,應準確、明白、平實、簡潔、嚴密、順暢、客觀地進行表達,切忌情緒化、極端化、不確定的表述。最后,李小青教授從期刊的選擇、材料的準備和期刊審稿等方面介紹了論文發表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是教師學術科研能力的重要體現。李小青教授講座內容系統全面,所引用的寫作案例詳實豐富,與在場老師們的互動高效精彩,讓新進教師提高科研能力,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拓寬學術思維與學術視野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