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4年4月26日上午,由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和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聯合主辦的專題講座“外國文學研究方法論與期刊發表”在四川外國語大學立德樓A609成功舉行。本次講座榮幸邀請到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外國文學研究》雜志編輯部主任劉兮穎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兼)龍丹教授擔任主持人。
劉兮穎教授
劉兮穎教授從文學研究的四要素入手,指出文學研究和批評要將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有機結合,不可脫離文本的歷史文化背景,主張文學研究要回到文本的倫理現場,要有跨學科意識、問題意識、創新意識。劉教授還強調,在當今宏大敘事的主流背景下,深入和全面的文本細讀對文學研究來講至關重要,研究者需從細致入微的文本細讀中得出自己的想法和結論。
劉教授表示,《外國文學研究》雜志的目的是構建中外學術交流的平臺,傳播中國學術話語,爭取國際學術話語權,充分利用雜志自身的學術資源和學術優勢,發揮學術研究的引導示范作用,促進中國人文學術走向世界,努力擴展中國學術的國際影響力。她結合《外國文學研究》近幾年刊出文章,分析當前文學研究熱點和前沿問題,鼓勵大家撰寫文章要體現對話性,前沿性和國際性,選題要有問題意識和創新性,篇章結構需邏輯縝密,內容需兼具學術性和趣味性。
在隨后交流互動中,劉教授詳細介紹了《外國文學研究》雜志的投稿審稿流程和注意事項,并與在場師生就外國文學研究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她對師生提出的問題給出了清晰明確、內容充實且極具實用價值的建議。在場師生表示,本場講座內容生動有趣,啟發性強,讓大家都收獲頗豐,受益匪淺。
龍丹教授
龍丹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文學即人學,文學研究要有廣泛的文化、社會、歷史和美學關照。文章撰寫要有中外對話意識,理論建構意識,還要有跨學科和跨媒介意識。研究者不僅要對現有理論進行擴展,還要對本土文化進行關照。她希望師生們用心撰寫文章,不斷提高科研水平,積極投稿。
劉兮穎教授與我校教師合影留念
圖/文: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