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文章來源: 點擊數(shù):[]
2023年4月20日,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會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范大學魯迅研究中心主任,馬工程“20世紀中國文學史”首席專家劉勇教授應邀為我校師生作題為《今天為什么要紀念“五四”》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四川外國語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和中國語言文化學院聯(lián)合主辦,中文學院鄧齊平教授主持,我校教師、本碩學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劉勇教授開門見山,拋出問題“今天為什么要紀念五四?”——因為“五四”是我們民族繞不過去的話題,并從“五四”的啟蒙精神——立人思想、“五四”形成的文學經(jīng)典和對魯迅那代人的思考三個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闡釋。其次,劉教授談及五四新文學的幾個核心問題:第一,五四新文學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為的選擇;第二,棄醫(yī)從文不是魯迅一個人的選擇,而是整整一代有識之士的共同選擇;第三,天降大任、走向世界,是五四一代人的普遍行為。
談及魯迅先生時,劉勇教授從探究“今天為什么要讀魯迅”出發(fā),分析了魯迅作品的批判性和國民性在當今的社會價值,從而探討其與“五四”關系。劉教授言語生動、見解新穎,圍繞時代背景、作者特色,提出了“魯迅不是‘新青年’”的觀點,并從“年齡”“一出現(xiàn)就是高峰”“完整系統(tǒng)看魯迅”“特點小說《狂人日記》、《孔乙己》、《藥》”“受眾面小”五個方面作出全面,深入地講解,讓與會者見微知著,進一步深化對于“五四”時代的認知。
“五四”是新文化、新文學、新思想、新道德和新語言的結合體,它的核心就是"立人""立群""立邦",而立人首先就是立青年。青年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就是多了解社會,多認識世界,包括多閱讀經(jīng)典。劉勇教授在最后鼓勵在座同學們傲霜斗雪,揮灑青春汗水,增進個人本領,無愧時代。
以奮進之姿,譜現(xiàn)代華章。劉勇教授用先輩的振奮之語告訴我們,今天,我們?nèi)匀恍枰拔逅摹?;用時代的昂揚之氣激勵著我們弘揚五四精神,綻放青春色彩。
文/新聞中心 顏麗禪
圖/新聞中心 姜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