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文章來源: 點擊數:[]
據中國社會科學網報道,10月26日—28日,由國家傳播學會、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研究中心等共同舉辦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國家傳播學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我校新聞傳播學院林克勤教授應邀出席并作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體驗哲學的譜系勾連》的主題報告。
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傳播研究”和“新時代國家傳播學的創新與發展”兩個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從而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筑國家傳播學,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段勇,國家傳播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汝東教授,上海市德育發展中心書記、副主任宗愛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范軍分別在大會致辭。
林克勤教授大會作主題報告
林克勤教授從馬克思主義近兩百年來引領世界人文社科前沿的視角出發,圍繞三個方面作了論述:一是從斗爭工具到對話媒介——馬恩新聞傳播實踐的多層化全方位演進脈絡;二是人的身體體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的基本前提;三是依托于一般社會規律的認知加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念抽象與范疇型構。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論體系,其沖破規制藩籬創立的“實踐—生存論”哲學思維方式既奠基于社會現實的體驗與考察,又升華了人腦認知加工的知識生產題域;既聚焦于對資本主義當下語境的解構和批判,又凝煉為對人類社會精神行為的總結與預測。
此外,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許正林教授,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項久雨教授,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陳汝東教授,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顏曉峰教授,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張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馮鉞研究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熊曉琳教授,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梁教授分別作了《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形象對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國際傳播的新媒體作為》《論國家傳播的新態勢與新對策》《用中國話語闡述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中國的外交語言傳播》《中國智庫如何加強對外傳播》《中國對外傳播:因應現實,超越過去》《傳播學理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規范性力量的傳播機制研究》的主題報告。
本次學術研討會以其跨學科的視野、切合時代的主題、名師工作室的輻射效應,吸引了來自全國各著名高校的近兩百名學者參會,力圖通過多元化的學術爭鳴,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新聞傳播學科建設躍上新臺階,為國家傳播學理論的蓬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我國新時代學術話語體系的發展建構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圖/文:祁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