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19年5月9日及10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Vahid Ayadoust博士應我校研究生院及教師發展中心邀請,來校開展系列學術交流活動,為我校師生帶來了兩場學術講座和兩個專題工作坊活動。
第一場講座5月9日上午10:00點在西區行政樓C117會議室舉行,題目為“語言測試研究前沿動態及發展趨勢”,由學校研究生院院長兼學科辦主任王仁強教授主持。Vahid博士首先介紹了語言測試這一領域的研究動態及發展趨勢,并結合自身的研究情況展示了相應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并強調了研究方法論的重要性以及實現跨學科研究的必要性。他還就語言測試的歷史背景、主要研究方法、未來發展方向、批判性評述等與語言測試相關的關鍵議題和現場師生進行互動交流,同時展示了語言測試研究中的設備與技術支持手段,并鼓勵我校師生積極從事這一領域的相關研究。
Vahid博士在講座中
第二場講座于5月10日上午10點,題目為“語言測試研究新動向:眼動及神經影像科學與學科領域的重塑”,由我校語言智能學院院長兼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主任姜孟教授主持。Vahid博士首先從語言輸入理解的認知過程入手,系統地介紹了眼動技術的研究方法及在語言測試研究中的應用。他指出,眼動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獲取相關數據,助推語言測試研究。從時間維度而言,眼動技術可以為語言測試研究人員提供興趣區、第一遍閱讀時間、第二遍閱讀時間等數據;從空間維度上來看,該技術可以提供掃射距離、回視次數、注視次數等數據,幫助研究者還原語言輸入理解過程,為測試效度驗證提供有力的證據。同時,Vahid博士結合研究實例,展示了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fNIR)在語言測試過程中的應用。他指出,fNIR技術可以以無噪音、無創痛的方式獲得考生大腦中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的變化數據,以此促進測試過程中考生大腦的神經機制研究。
Vahid博士展示語言測試新方法
此外,Vahid博士還在西區教學樓A2-1外交外事談判模擬實驗室開展了兩場生動的語言測試工作坊活動,來自學校不同院系的近100名青年教師參與了活動。第一場工作坊于5月9日下午3點進行,主題為“新加坡語言測試研究:路徑、平臺及國際視野”,由商務英語學院董曼霞博士主持。活動中Vahid博士以寫作測試的開發和效度驗證為例,從測試研究的定義、測試概念構想、題目選擇、評分者訓練規范、評分效度驗證、評價反饋等多個方面展示了國際語言測試研究通行的規范和方法。他還結合新加坡學生的寫作范例及分析性等級量表,邀請在座教師參與評分過程。他現場收集了評分結果并運用多面Rasch模型運行數據,展示了該模型如何通過控制評分者個體差異,進而提高評分質量和考試效度。他指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有機結合在現代語言測試研究中非常重要,這種結合不僅可以提高研究效度,而且可以使研究成果更易得到國際測試領域的認可。
第二場工作坊于5月10日下午3點進行,主題為“語言測試開發——以閱讀測試設計為例”,由學校腦科學研究中心鄧宇博士主持。在該工作坊中,Vahid博士緊緊圍繞語言測試開發這一議題,以閱讀測試為例,回顧了當今語言測試研究中的新趨勢、新成果。他指出,跨學科研究是當今語言測試研究最為典型的特征,不同學科相互交融的情況越來越多。他將現場的教師分成不同的小組,結合自己學生和同事的閱讀測試研究案例,讓老師們發現測試設計中的問題,并結合這些問題闡發了自己的閱讀測試設計理念和語言測試開發方法。與會教師與Vahid博士進行了積極的互動交流,主講嘉賓還根據這些交流對老師們的教學和研究提出了建議。
Vahid博士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及該校國際聽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國際聽力協會(ILA)、美國應用語言學協會(AAAL)、認知科學學會(CSS)等多個國際學術機構學術委員及《語言測試》《語言評估季刊》《教育評估》《教育心理學》等SSCI、A&HCI雜志編委及審稿專家。此次學術交流活動,Vahid博士帶來了國際語言測試研究的最新成果,令我校師生了解了國際語言測試研究的理論前沿、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
Vahid博士開展語言測試工作坊
訪問期間,Vahid博士還參觀我校腦科學研究中心,并跟中心的領導與研究人員就相關研究動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Vahid博士參觀腦科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