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文章來源: 點擊數:[]
11月10日至11日,第三屆中國—東盟高等教育合作論壇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行。此次論壇由廣西民族大學和廣西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及藝術學院共同承辦,以“開放、合作、共享、包容:‘走向2030’的中國-東盟高等教育”為主題,吸引了中國及東南亞各國40余所高校的100余名專家、學者及相關機構代表參會。
廣西民族大學校長謝尚果、印尼巴查查蘭大學校長特里?罕哥諾?阿赫瑪德、老撾駐南寧總領事館總領事萬習?維麗雅彭等嘉賓先后在開幕式上致辭。
第三屆中國——東盟高等教育合作論壇開幕式現場
印尼研究、技術與高等教育部部長特別顧問瑪克杜博、廈門大學史秋衡教授、廣西民族大學鐘海青教授先后做主旨報告。瑪克杜博顧問從印尼高等教育現狀出發,解讀了印尼高等教育的改革政策以及推進國際合作的措施;史秋衡教授分析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成就及面臨的核心問題;鐘海青教授分析了跨境民族國家認同的多維特性,強調了教育對邊境民族國家認同的重要意義。
論壇設置了“校長論壇”和“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發展研究與中國—東盟高教合作”、“中國—東盟高校藝術人才培養”等三個研討議題。印尼巴查查蘭大學、瑪哈沙拉坎大學、老撾國立大學、文萊大學和廣西民族大學、貴州大學、廣西外國語大學等高等院校校長在“校長論壇”上對加強中國—東盟高教合作的路徑進行了研討。馬來亞大學周芳萍、老撾國立大學賽亞培、文萊大學云昌耀、河內音樂學院阮氏清心、日惹阿赫瑪達蘭大學李亞梅、四川大學戴永紅、中央民族大學黑力等國內外專家就馬來亞大學世界一流高校發展路徑、中國-東盟共同愿景教育、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老撾國立大學國際化經驗、文萊大學的國際化之路、中國-東盟高校藝術教育合作、東盟來華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亞洲學分轉換框架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我校東方語學院黨總支書記曾珍、院長羅文青、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彭江等參加了論壇,與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四川大學緬甸研究中心、菲律賓全面發展研究所等國內外院校教學科研機構負責人和代表就科研項目合作、人才培養合作、平臺建設協作、信息共享等進行了充分交流,增進了相互了解與認識,拓展了我校東方語學院、重慶國際戰略研究院、重慶市國際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學術聯系。
圖/文:教育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