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6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24年3月19日下午4:30,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焦興濤教授應我校邀請,做客名師講堂,圍繞《傳承創新與藝術的價值》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我校副校長、博士生導師王仁強教授主持講座,兩百余名師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王仁強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焦興濤分階段介紹重慶近現代美術發展,結合具體的經典美術作品,展現出中國藝術的獨特之處和藝術家創作時的思考,闡明藝術與時代相結合的深刻思考。焦興濤教授詳細介紹了重慶作家羅中立先生的油畫作品《父親》,探究了羅中立創作的獨到之處,帶領聽眾一同解讀了藝術魅力背后的密碼。隨后,焦興濤分享了自己在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獲得雕塑金獎的《烈焰青春》的創作過程,他說道,各種不期而遇的偶然構成了藝術創作打動人的必然。
焦興濤教授主講
接著,焦興濤運用大量生動的案例,分兩方面來展現了藝術如何參與社會生活。一方面,藝術可以塑造城市精神。在介紹其作品成都天府機場標志性雕塑《團團》、重慶悅來藝術公交站臺時,焦興濤教授指出,藝術與城市可以構成一個整體,帶來美的沖擊力。另一方面,藝術可以賦能鄉村振興。焦興濤教授深入鄉村,結合自己有趣的藝術創造經歷,展現藝術與鄉村結合的可能。接著,焦興濤教授探討了經典與時代的關系,他指出,“活”的藝術誕生在真實而鮮活的生活之中。
最后,焦興濤教授探討了不期而遇的審美創新與美美與共的集體審美意識的關系。他回扣主題,強調了“他鄉遇故知”的意料之外能帶來不期而遇的驚喜審美。同時,藝術作品的創新來自于藝術家的獨到思維,而美育則是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結合。
王仁強教授高度肯定焦興濤教授的講座。他認為,焦教授的講座雅俗共賞、趣味橫生,是一場充滿量子思維的藝術盛宴。他殷切期待兩校加強交流合作,達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講座現場
供稿:科研處